刘功利:烽火硝烟中的较量
口述/刘功利整理/刘少斌
【人物简介】
刘功利,男,1929年农历10月24日出生,耒阳市小水胜利村人,1949年10月入伍,编入46军136师406团1营6连。1950年3月开拔湘西剿匪,担任连文化教员。1952年9月随部队入朝,运送弹药,测量坑道工事,获嘉奖一次。1953年7月参加马踏里战斗,1954年10月转业回到耒阳,分配在教育部门工作。1988年退休。
我出生在小水胜利村一个富绅之家,7岁启蒙,16岁初等小学毕业后,考入耒阳县一中。1949年10月解放军进驻耒阳县城时,我报名参军,被补充到46军136师406团1营6连,成为一名新兵。
1950年3月,我随部队进入湘西地区剿匪。有天下午兴盛网,我团接到上级命令,立即开赴绥宁县城,当晚,我们来到八十里大南山下,伸手不见五指,点亮火把,只见山峦起伏,森林茂密,一条羊肠小道通向山间,我跟着战友深一脚浅一脚往前走。半夜时,靠近主峰,山路更加险陡,有一处悬崖用木料铺架成栈道。没有栏杆,还长满青苔,走在上面又滑又晃,一匹骡马托着炮弹,前蹄踩在圆木上滑倒,摔下万丈深渊。
展开剩余83%我们全团以不怕牺牲的勇气,彻夜行军,带着骡马,扛着辎重,翻越大南山,按时到达绥宁。绥宁县匪首龙怀麟感觉非常害怕。事情还得从半年前说起,那是1949年10月,绥宁县解放后,成立了临时县政府,龙怀麟给军分区司令员写了一封信,假惺惺表示此生再不问政治,愿做野老以终身。首长相信了他的话,然而,让人没想到是,1950年1月,龙怀麟趁我军大部队进入广西之际,秘密勾结附近县乡的大批土匪,建立了所谓的“中华民族自救军”第5纵队司令部,自任司令。
两个月后,指使城防大队长杨作大率土匪攻打绥宁县,杀害地方干部和群众。攻占县城后自立“县政府”气焰十分嚣张。为保护和巩固新建立的人民政府,我团奉命开赴绥宁围剿龙怀麟。在我们强大的围剿打击下,土匪纷纷溃逃,化整为零,钻山进洞,将大量武器弹药隐藏起来,以待时机再起。老奸巨猾的龙怀麟,还指派手下在党坪周边冒充解放军,纵火烧毁村民房屋,嫁祸于我军,幸好我连追剿路过此地,战友们奋不顾身扑灭大火,并对受灾群众进行救济和帮助。广大群众明白事情真相后,主动给我们带路、送信、报告匪情。
有一天,我随刘连长带一个排进山搜剿,突然,一间木房里传来枪响,把我吓了一跳,以为遇上土匪了。我立即护着连长,闪到一棵大树边,利用地形的隐护端起冲锋枪,慢慢靠近木房,我悄悄往窗户里瞧看,发现我排新战友小罗站在房子里发懵,不知所措的样子。我喊了一声,他才回过神。一问才知道,小罗到木房子搜剿时,发现床底下露出一只脚,他就叫道:“出来,出来”,谁知床底下的人非但不出来,还使劲往里钻,他抬手就是一枪,等把人拖出来一看,打死一个十多岁的小姑娘。这时,刘连长他们也赶过来了,把此事的善后交给我处理。第二天,我找到死者的父母,把昨天误伤的事件从头到尾说了一遍,并代表连队请求他们原谅,对肇事的战士严肃处理,愿意赔偿二十块银元。死者家人听完我的话后,表示愿意接受。
【刘少斌采访刘功利老兵】
8月下旬,龙怀麟纠集附近几股土匪,四处活动,大肆骚扰破坏,伏击剿匪小分队,公然与我军对抗。我师在总结剿匪经验教训的同时,调整作战部署,命令我团为左翼,另一个团为右翼,向匪巢党坪进发,还组织当地民兵送粮、送信,配合围剿。党坪四周山峰环立,中间只有一条狭窄的通道,地形十分险要。黄昏时分,我先头排翻越人迹罕至的山林,直插匪巢山下,土匪全然不知,乘着夜色的隐护,我排悄悄地摸上山埋伏好。次日,天刚蒙蒙亮,我团按照原计划发起进攻,顿时枪声大作,我排里应外合,手榴弹雨点般的飞进匪巢,许多土匪在睡梦中就上了西天。激战中,龙怀麟带着残余土匪仓惶向东鹅乡逃窜。我们在追剿土匪的同时,还开展强大的政治攻势,发动群众,对山上喊话,“父劝子,子劝父,妻劝夫”。不少土匪在军事打击的压力和群众的规劝下纷纷从山中出来,向我排自首土匪的人数比一个连还多。龙怀麟感到大势已去,带着随从躲进东山板子脚深山里。我排随后实行“无山不上、无林不入、无村不进、无洞不搜”的拉网搜剿。数日来,我们带上炊具,粮食,露宿于山林,四处设伏,把山上的单门独居户都迁到山下,使土匪失去了食物的来源,几天后,一个土匪出来找食物时,被我们捉住,供出龙怀麟藏身之处,我们随即进行围剿,感到日暮途穷的龙怀麟,只好向我们缴械投降。次年元月,龙怀麟被绥宁县人民政府处决。
1952年9月,136师进入朝鲜作战。朝鲜半岛前线我军还在修筑大量防御坑道工事,我负责坑道开挖的测量。当地山上有很多的石头,施工非常困难。白天,我在坑道里钻出钻进十多次,测高差、测角度、量距离。晚上,再把收集的数据加以整理、计算、并绘制成图。我凭借手中的指南针、水平尺、卷尺等简易的工具,做到了多种坑道的精准贯通。因测量误差小,我获嘉奖一次。11月的一天,我给连队战友上完文化课后,随刘连长来到一个大兵站,这里储存从国内运来大批粮食、弹药、日用品等物资,我们用事先准备好的木制背篓装满手榴弹和子弹,扛起背篓立即向前线进发。走到空旷地,突然听到敌机声,连长喊了声:“有情况,就地隐蔽”。我一个箭步钻进灌木丛中,身后的木背篓却被卡在外面,急出了我一身冷汗。幸好,这是一架敌侦察机,在四周绕了一圈后飞走了。有了这次的经验教训,我们以后尽量走交通壕,通过两山之间的开阔地时,各小组拉开距离快速通过。有一次运送物资的途中,七小组一位战友动作慢了一点,被敌机扔下的炸弹片擦伤了。此后,我们更加小心谨慎。短短几个月,我连给前线作战部队运送了大量的粮食和弹药等,受到上级首长的表扬。
1953年3月,我们136师接防马踏里,原驻防的40军留下一部,其余奉命北上。美军在马踏里西山上修筑了战壕和大量坑道工事,驻守的是美陆战1师所属各部队。7月中旬,我们先后两次攻打马踏里,为了把仗打好,师、团部组织人员对敌情预先侦查,对地形进行了勘测,制定了炮步协同作战方案。下午6时,在我炮团几十门各式火炮的打击下,美军阵地成为一片火海,炮火急轰过后,2连1排突击队向马踏里西山发起攻击,仅用了20多分钟就全歼了60号高地守敌,并向238高地发起攻击。整个阵地上敌我炮火交错,到处是双方士兵拼杀的身影,在接近238高地时,遭到美陆战队全面反击,突击队立即转攻为守,先后多次将美军击退,全队战友在战斗中也相继牺牲了,阵地上只剩下2班班长栗学福一个人,弹药也全部打尽了,当几个美军围住栗学福时,他拉响了最后一根爆破筒。一声巨响后,马踏里西山渐渐平静来。
7月24日,敌军火力强大,还有空中支援,我们师重新调整作战部署,从炮8师1团调配几十门大炮给我团提供火力支援。1连进攻西山正斜面,我连进攻西山反斜面,3、5连为战斗预备队,所属炮兵支援步兵作战。黄昏时分,近百门重炮齐发,整个马踏里西山硝烟滚滚、火光四起,我连在猛烈的炮火掩护下开始向目标发起进攻。冲到半山腰时,遭美军坑道里的机枪火力拦阻,一名战友当场牺牲,五名负伤。爆破手邓建勇是和我一起入伍的同乡,只见他扛起炸药包迂回到地堡右翼,拉燃导火索,随着一声巨响,地堡里的敌人上了西天。我连尖刀班乘势突破敌人防线,攻占了西面238高地。美军丢失了238阵地后,被迫躲进了中心坑道,并呼叫友军炮火增援。霎时,美军密集的炮弹冰雹般落在我连四周阵地上,将整个山头打成一个火球。连长带领爆破组冒着炮火冲到一个坑道口将洞口炸毁,把敌人全部闷在坑道里。我连继续向前推进,到达第二个坑道口时,两名战友负责在坑道口警戒,3班长先往坑道里投入手榴弹,再用冲锋枪扫射,一名战友负责压子弹和提供手榴弹,稳打稳扎,一步步把敌人压缩到坑道一端。这时,我提着8颗手榴弹及时赶到,3班长接过手榴弹,分成两捆扔过去,坑道的十多名陆战队员全部被击毙。战到半夜,马踏里西面的两个山头被我们拿下。
次日早晨,美陆战队不甘失败,一次次在飞机、大炮、坦克的掩护下进行反扑,战斗中我增援部队竟巧遇美军的增援部队,两支部队搅在一起,整个阵地在反复争夺拼杀中,打得难分难解。此时,我连派出一个炮班从山上飞速下来,深入美军后路,炮班用燃烧弹轰击树林,燃烧的火光把美军照的一清二楚,我炮兵立即实施覆盖性打击,午夜时,敌大部被歼灭。27日晨,我们得知停战协定即将签字的消息,心里都有说不出的高兴,几个战友走出坑道,呼吸着新鲜空气。这时,美军一阵猛烈的炮火,向我们占领的阵地袭来,我的同乡战友邓建勇不幸被炮弹击中,在即将胜利的时刻永远离开了我们。我连立即进入阵地,准备抵抗美军新一轮的攻击。炮火过后,敌地面部队没有任何动静。当日24时,停战令到了,寂静的夜空下,山谷间回响着我们欢呼和平的口号声。
1954年10月我离开部队兴盛网,回到家乡,分配到教育系统工作。回忆起七十多年前的那段烽火岁月,当年并肩作战的许多战友,长眠在异国他乡的山峦丛林中,抗美援朝打出了国威,也打出了和平,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代代相传。
发布于:天津市港陆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